最近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中國商品加徵更多關稅,這不僅是美中貿易的問題,更對台灣中小企業產業帶來直接影響。關稅政策可能導致供應鏈變動、成本上升及出口受阻,讓許多企業面臨挑戰。本文深入解析三大衝擊與實務因應建議,協助企業掌握最新政策動態,提前布局,降低風險,維持競爭力。

一、關稅戰是什麼
簡單說,關稅就是一種進口稅。美國要從中國進口商品時,如果政府加收很高的稅金,中國出口成本就變貴。結果是什麼?
● 美國買家會少買
● 中國廠商壓力大
● 供應原料、零件的台灣公司也跟著受影
二、台灣公司會遇到哪些問題?
1. 成本上升與毛利壓縮
若美國提高對中商品關稅,中國製造成本將上升,轉而壓力回傳至供應商,例如台灣的零件製造商與原物料供應商。
2. 訂單轉移與產線調整
有些美國買主可能會要求供應鏈遷出中國,中小企業面臨是否轉向東南亞設廠的抉擇,涉及營運成本與稅制重新評估。
3. 報關與稅務風險升高
企業若出口至第三地再進美國,可能涉及「原產地判定」問題,若未清楚規劃,將面臨補稅或商品遭扣留的風險。
三、國際大事,也影響小公司
目前國際局勢風雲變化無常,而且川普關稅政策是美國內政,影響範圍早已超越邊界。對於正值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,越早掌握風險並做好財務規劃,就越有機會在未來的國際市場中脫穎而出。